查看原文
其他

事关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封控和解封、风险人员判定……刚刚,这场发布会上回应!信息量很大

今天(11月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卫健委: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当前,各地正在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要根据检测、流调结果做好风险研判,精准判定风险区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要科学分类收治阳性感染者,妥善做好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收治、照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


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接种。希望老年朋友们积极、尽快完成疫苗接种,保护自身和家人健康。


如何看待封控频率变高?国家疾控局回应


有记者提问,很多网友反映比以前被封控的频率更高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回应,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了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实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不是针对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有的地方随意扩大管控区域和人员范围、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后长时间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经批准、动不动就“静默”。


当前,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给予推动解决。


与此同时,程有全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每条措施都有充分的科学的依据和证据支撑,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有了二十条就不要第九版,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针对一些可能的风险环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制定了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4个技术性文件,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到位,我们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力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核酸采样是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同时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核酸采样时避免交叉感染


首先,在采样点的现场组织管理方面,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的路线,所有的采样人员都能够保证单向流动,同时要明确采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要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指导公众做好在采样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其次,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同时与前后的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自觉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采样过程中,要等前面的人走后,采样员完成手部消毒以后再上前。


同时,在采样的时候,被采样的人员不能够去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还要尽快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


有关居民核酸自采


有的地方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核酸自采工作,但要特别注意自采核酸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要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做好组织实施,加强技术指导。因为采样的质量规范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是自采核酸,也要保证采样的质量。


严肃处理核酸检测造假行为


对于核酸检测工作,国家卫健委历来严格检测资质的准入和质量控制,不断优化技术规范,同时重点加强对检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


今年以来,北京、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许昌、内蒙古等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都对在检测机构的监管中发现了检测机构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而且都进行了严肃处罚。有的违法机构和个人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国家疾控局: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风险范围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表示,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


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低风险区划分标准的培训,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域划定范围,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需求。


同时,做好封控隔离人员的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国家卫健委:三类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更易引发重症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有重症倾向的包括几个方面人群:


首先是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有老年人的家庭和养老机构就更应该防范感染的风险,发生疫情的时候,养老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老年人被感染。同时,老年人也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这些行之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其次,是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当中,有基础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更高。这也提示我们,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第三,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要加强定点医院的建设,特别是提升综合救治能力和多学科诊疗水平,提高重症救治的能力。

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

感染是否需要去方舱?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有网友反映,有些高龄老人和肿瘤治疗期间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是否有必要拉到方舱医院?对他们应该开展怎样的照护和救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高龄老人和肿瘤患者,特别是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属于容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在医疗救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


首先对于高龄老人来讲,往往患有基础性疾病,有的基础性疾病还比较严重,有的老人会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一方面会导致一些基础病加重,也易成为重症。对于肿瘤治疗期的患者,因为手术或者放化疗,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因此也是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


肿瘤治疗期的患者,肿瘤治疗是不能中断的,一定要坚持基础性疾病和新冠肺炎一定要一同治疗的原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科学分类收治好这样的感染者,妥善做好医疗救治的安排,积极治疗基础病,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郭燕红表示,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国家卫健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妥善组织好高龄老人、肿瘤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医疗工作,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救治和照护,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居家隔离人员

隔离期间就医应专人专车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发布会上表示,居家隔离人员的共同居住者或者陪护人员要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要求:


一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确需外出人员,要向社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二是尽量不进入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和生活用品等,如果有任何的直接接触或者需要处理污染物,应做好自我防护,及时进行双手的清洁与消毒。


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这种有重症风险的人群,不要作为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

实行7天居家隔离、其间赋码管理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对高风险外溢人员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规定,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实行7天居家隔离,其间要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的第1、3、5、7天要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相关人员在居家隔离期间要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理的有关要求,一旦有阳性检出时要及时报告并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对同住人员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并开展风险研判,追踪管理相关的风险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对高风险人员做好管理,并将在居家隔离期间发现的阳性感染者进行及时处置,确保风险可控


目前全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3亿剂次

吸入式疫苗4.84万剂次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一级巡视员夏刚介绍,截至目前,在已接种的34.43亿剂次中,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共接种了4.84万剂次。


夏刚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疫苗的获益是最大的


为进一步加快老年人的接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从健全机制、做好摸底、优化服务、细化宣传等方面做了部署和推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方案要求,指导各地周密组织部署,优化接种服务,做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和老年人的接种工作。也希望老年朋友们,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们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为个人健康护航。

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重症和死亡仍有较好效果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等特点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我们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但是现有的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编辑:杜璐宁校对:张亚微责编:贾阳阳监制:刘
更多热文

严重可致命!7岁女孩高烧不退被确诊“亲吻病”!石家庄也有儿童感染,专家提醒→

本土新增3561+34860 | 人民日报发文: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

劳荣枝案二审明天开庭!被害人家属:希望判她死刑


分享、点赞与在看都在这儿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